參加懷化市專武干部比武的李旭。
疫情防控期間,李旭駕駛的防控專用車跑壞了兩個輪胎。
紅網(wǎng)時刻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徐小平 懷化報道
從軍16年給李旭打下了一副好身板——從1月22日主動請纓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到3月17日他駕駛的疫情防控專用車已經(jīng)安全行駛6000公里。
“部隊讓我明白,比健康體魄更重要的是責任、擔當和專業(yè)知識。”提起3月2日的救人經(jīng)歷,2017年轉(zhuǎn)業(yè)到靖州縣衛(wèi)生健康局工作的李旭一直強調(diào)是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急救知識讓他敢于最先站出來。
3月2日下午,在靖州鶴山東路一輛摩托車因雨后路面濕滑摔倒,女駕駛員被甩出撞到路旁大樹,當場昏迷。
剛剛運送完防疫物資返回的李旭路過事故現(xiàn)場,當即下車對女子實施急救,并協(xié)助趕來的醫(yī)護人員將傷者送往醫(yī)院。
“我路過時車禍發(fā)生大概只有一兩分鐘,旁邊有群眾想上去幫忙卻又缺乏急救知識,只能撥打120熱線。”李旭說,檢查傷勢、疏通氣道、止血保暖……這些步驟都是他在部隊服役期間掌握的,“當時最怕的是傷者因為救援不及時造成嚴重后果,其他什么也來不及考慮。”
由于傷者親屬無法聯(lián)系上,李旭在醫(yī)院照看時通過當?shù)厝诿襟w尋找,直到交警與家屬聯(lián)系上才離開。
“回到單位,我向領導簡單匯報了一下,然后繼續(xù)忙疫情防控這塊兒的工作。”
兩天后,傷者單位領導和家屬代表帶著錦旗和感謝信,專程來到李旭單位向領導和他本人表示感謝,同事們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平時樂呵呵的退伍兵不聲不響干了件“大事”。
其實,李旭一直是個“干大事”的人。2003年,他參加廣州軍區(qū)“抗擊非典”被評為先進個人;2005年,參加梧州市抗洪搶險被評為“抗洪先鋒”;2010年榮立“三等功”;2015年,代表中方參加國際軍事競賽“俄羅斯國際安全路線”被評為優(yōu)秀教練員。2018年,已經(jīng)退役的李旭被共青團湖南省委評為“誠信好青年”;2018年被懷化市評為“優(yōu)秀專武干部”。
無論參軍報國、身在軍營還是脫下軍裝,李旭身上軍人本色不改。李旭說這很大程度上受軍人出身的父親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zhàn)打響之初,正在給一家人籌劃過個熱鬧年的李旭主動報名要求到任務最繁重的崗位上去。
“我愛人禹棋和妹妹李曉是社區(qū)工作者,妹夫陳偉是鄰縣公安干警,他們都上了‘前線’,我如果當‘逃兵’,怎么對得起那身軍裝?”李旭的主動請戰(zhàn)是有底氣的,因為他轉(zhuǎn)業(yè)回家后報名加入了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并考有救護證,其次是父親對兒女們的挺身而出給予全力支持。
從1月21日開始,李旭正式作為靖州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投入緊張工作。
“在指揮部我是一名機動人員,從最開始疫情防控宣傳、押運急需醫(yī)療物資、確診病例隔離消毒,到助力復工復產(chǎn),哪里需要人手我就去哪里。”李旭用“革命軍人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來勉勵自己,只要是接到任務,他總會全力做好。
“我當初請戰(zhàn)要求去任務最繁重的崗位,但疫情防控工作的強度還是超過想象。”很長一段時間,李旭每天早上六點鐘出門,凌晨一兩點鐘到家是常事,有時候因為需要為偏遠鄉(xiāng)鎮(zhèn)運送口罩、消毒水,他得連夜駕車行駛上百公里山路,“2月初腳踝扭傷的那一周,每天要抽一個小時做針灸康復,休息時間更少了。”
“說沒壓力、說不累肯定是騙人的,但是想著車上的物資關系著太多人的安全,手上的方向盤關系著一車人的安全,我絲毫不敢大意,當兵十余年加上退役三年一直堅持鍛煉,好身板讓我能吃得消。倒是指揮部的專用車被我跑壞了兩個輪胎,還修了幾次。”
隨著抗擊疫情形勢的好轉(zhuǎn),李旭又想干更大的“事”了:“我最近看新聞得知,我們國家派出醫(yī)療隊伍支援外國,跟愛人商量之后,我寫了一份申請,希望能加入。因為這段時間積累的經(jīng)驗非常寶貴,我堅信我能在疫情防控上貢獻力量。”
李旭告訴記者,如果能夠成行,他希望有機會補上今年春節(jié)沒有吃成的團年飯,“2月份,我母親因為身體原因住院,老父親沒有告訴我們這些兒女,都是他在忙前忙后,直到出院回家才提了一下。他說,他當年在部隊參加唐山大地震救援時,知道什么是挺身而出、為國盡忠。”
相關熱詞搜索: